旗幟鮮明講政治 不斷提高政治能力
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唐愛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領導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只有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動上自覺;只有政治上堅定,才能經得起考驗。如何把握政治能力的深刻內涵要義?如何提高政治能力?記者采訪了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唐愛軍。
不斷鑄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記者:對黨員干部來說,對黨忠誠是永恒課題。新征程上,如何自覺做對黨忠誠老實的模范踐行者,旗幟鮮明講政治?
唐愛軍: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格。黨內所有的政治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對黨是否忠誠。忠誠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我們黨一路走來,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靠的是無數黨員干部忠誠為黨護黨、全力興黨強黨。如果沒有對黨忠誠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針”,就很可能在各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對黨忠誠,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必須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必須體現到對黨組織的忠誠上,必須體現到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上。
衡量領導干部是否對黨忠誠,也是有標準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檢驗黨員干部是不是對黨忠誠,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沖鋒陷陣、舍生忘死,在和平時期也有明確的檢驗標準。比如,能不能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能不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能不能堅持黨和人民事業高于一切,自覺執行組織決定,服從組織安排,等等,都是對黨忠誠的直接檢驗。“四個能不能”構成了和平時期判斷黨員干部能否對黨忠誠的直接檢驗標準。新時代新征程鑄牢對黨忠誠,最重要的就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堅守“兩個維護”的政治原則和政治規矩。對黨忠誠是具體的、實踐的,必須鮮明體現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干事創業的實效上。
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
記者: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干部如何不畏浮云遮望眼,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
唐愛軍:政治能力是一種“登高望遠”的戰略謀劃能力。提高政治能力,關鍵是要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
把握方向就是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提高政治能力,就是要始終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等等。把握方向的能力是一種隨時對標對表的能力。在謀劃戰略、制定政策、部署任務、推進工作時,要自覺同黨中央對標對表,校準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確保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把握大勢要求黨員干部善于從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向。提高把握大勢的能力,必須具備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把黨和國家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因勢利導,更好地推動事業發展。要有歷史思維能力,把歷史、現實、未來貫通起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趨勢,在歷史長河中對黨和國家事業,乃至具體的工作實踐做出基本定位、評判。要有廣闊的全球視野,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洞察世界發展的大格局、大趨勢,把握我國歷史方位。
把握全局要求黨員干部善于運用唯物辯證法,以全面、系統、聯系的觀點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通盤考慮各種問題,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自覺站在黨和國家的戰略全局、政治大局上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善于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必須堅決反對本位主義,反對只顧局部利益而損害全局和整體利益的一切思想和行為。
提高辨別大是大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
記者:提高政治能力具有豐富的實踐內涵,黨員干部如何在實踐中提高辨別大是大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
唐愛軍:提高政治能力,需要在政治生活和實際工作中,不斷增強辨別大是大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本領。
辨別大是大非要求黨員干部在錯綜復雜的局面下有一雙政治慧眼,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提高辨別大是大非能力,要善于從政治上發現問題,只有拿起政治的“望遠鏡”、“顯微鏡”進行宏觀把控、微觀觀察,才能察覺忽視政治、淡化政治、不講政治等問題。提高辨別大是大非能力,要有效辨別并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潮的侵蝕和影響。
保持政治定力要求黨員干部在重大問題面前不態度曖昧、不被錯誤言論所影響,不動搖基本政治立場、改變正確政治方向。檢驗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主要看其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有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排除各種干擾、消除各種困惑,堅持正確立場、保持正確方向。在面對“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時,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意志堅定;在面對各種誘惑、“圍獵”時,堅守底線、筑牢防線;在事關政治原則和政治立場問題上,毫不含糊、毫不動搖,旗幟鮮明、堅持不懈地與各種錯誤思想和行為作斗爭。
駕馭政治局面要求黨員干部自覺站在黨和國家的政治大局上思考決策、推動工作,善于把控突發事件,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要增強責任意識、斗爭精神,把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作為干事創業的底線要求,增強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意識和能力。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積極預防、減少和化解社會矛盾,善于把控突發事件,將各種政治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
防范政治風險要求黨員干部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能夠把防風險尤其政治風險擺在突出位置,預判政治風險所在、把握政治風險走向,善于整合各方力量,化解政治風險,維護政治安全。在紛繁復雜的大背景下,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認識和有力應對一些重大政治風險挑戰。要增強政治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轉化為內在主動
記者:提高政治能力,對黨員干部個人修養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唐愛軍:一方面,要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黨員干部要成長起來,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理論修養是黨員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要注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學深悟透,融會貫通,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掌握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黨員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要善于從黨和人民的立場、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善于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趨勢性、從偶然問題中認識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駕馭復雜局面、凝聚社會力量、防范政治風險,切實擔負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另一方面,要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懷有敬畏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提高政治能力必須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懷有敬畏之心。嚴明紀律是我們黨攻堅克難、永葆生機的重要法寶,我們黨正是在不斷加強紀律建設中純潔組織、發展壯大的。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政治紀律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是黨員干部不可逾越的紅線、必須堅守的底線。提高政治能力,要求黨員干部自覺加強政治歷練,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遵守請示報告制度,遵循組織程序,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本報記者 楊雅玲)
